脂肪肝是由于大量脂肪組織在肝細..."/>
時間:2025-09-18 09:07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5059
脂肪肝已成為現代人體檢報告上的“高頻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調整飲食,試圖靠“吃得健康”逆轉局面。
但一些看似合理的飲食習慣,反而可能在無形中加重肝臟的負擔,這是為什么?
脂肪肝距離肝癌有多遠?
--> |
脂肪肝是由于大量脂肪組織在肝細胞內堆積造成肝臟脂類代謝紊亂。
脂肪肝患者早期往往無任何不適,且肝功能基本正常,因此多數人不予重視。但隨著患病時間延長,肝臟脂肪變性會逐步加重,進而發展為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肝癌。
此外,脂肪肝患者5—10年內發生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風險較普通人群顯著增加;少數人還可能在1—3年內并發心梗、卒中等嚴重并發癥。
每天嚴格控制飲食
為什么脂肪肝更嚴重了?
日前,李先生在體檢中發現了輕度脂肪肝,他想自己先調整飲食試試,于是,用了約3個月的時間,把每天的飯菜都換成了水煮菜和雜糧。
體重秤上的數字確實日漸減少,但是脂肪肝竟從輕度發展成了中重度。明明人變瘦了,為什么脂肪肝卻變嚴重了?
醫生提醒,只吃水煮菜和雜糧會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身體無法合成足夠的“脂蛋白”,而肝臟要將脂肪運輸出去,需要“脂蛋白”作為運輸工具,脂蛋白的合成依賴于優質蛋白。
此外,如果人較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身體為了彌補體內葡萄糖的不足,會將其他部位貯存的脂肪、蛋白質動員起來通過肝臟轉化為熱量,于是肝臟內脂肪酸大量堆積,反而加重脂肪肝。
健康飲食不是簡單的“水煮菜+雜糧”,而是蛋白質、脂肪、碳水、維生素、礦物質的協同搭配。
有脂肪肝要學會“挑食”
記住8個黃金法則
均衡能量不過量,吃飯最好八分飽
能量攝入過多對脂肪肝不利,可使脂肪合成增加,加速脂肪肝病變,所以應適當控制能量攝入。
對于超重/肥胖者,應先減重,在控制熱量攝入的同時,保持營養均衡。
建議多選擇低熱量食物,吃飯吃到八成飽;或者吃飯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選擇優質蛋白質,有助修復肝細胞
充足的蛋白質攝入有保護肝功能、促進肝細胞復原和再生的作用。可選用脫脂奶類、雞蛋清、魚類、去皮雞肉及鴨肉、豆制品等。
脂肪選擇有講究,適量優選“好脂肪”
應避免食用動物油,每日植物油攝入以20-25克為宜。避免肥肉、黃油、油炸食物、濃肉湯等高脂肪食物。限制動物內臟、魚卵、蟹黃、魷魚、腦髓等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每日膽固醇攝入量以不高于300毫克為宜。
此外,適當多選擇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海魚、亞麻籽油、橄欖油等。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抑制炎癥反應,減少肝臟脂肪堆積。
控制碳水化合物,一定要粗細搭配
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可刺激胰島素分泌,使肝臟合成三酰甘油增加,進而使肝內脂肪堆積,對脂肪肝不利。
谷類最好粗細搭配食用,降低白米飯、白粥、白饅頭、白面包等“精制谷物”的比例,過多的淀粉容易在肝臟內轉化為脂肪。另外,不宜攝入蜂蜜、碳酸飲料、甜味冷飲、果汁、果醬、蜜餞、點心、奶油蛋糕等。
多一些膳食纖維,水果要選低果糖
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全谷物、豆類、菌類、蔬菜、薯類、水果等都富含纖維素。
建議每日蔬菜總攝入量以500克為宜,其中綠葉蔬菜至少占50%,控制淀粉類蔬菜攝入量。水果以低糖水果每日200克-300克為宜。
從蔗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添加糖中過量攝入果糖,與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健康問題密切相關。對于脂肪肝患者,建議每日攝入低糖水果控制在250克左右,如檸檬、柚子、櫻桃、雪蓮果、番石榴、梨和蘋果等。
做飯建議少放調味料,以免增加食欲
避免過咸及刺激性調味品、動物油等,鈉鹽每日以5克-6克為宜,每日植物油攝入以20克-25克為宜。可多采用蒸、煮、燴、燉、清炒等烹飪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等。
比如,要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洋蔥、姜、蔥、蒜、辣椒、咖啡等,避免引起食欲增加。
8小時內把飯吃完,一定要按時吃飯
2025年6月《肝病學雜志》刊發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將每天吃東西的時間限制在8個小時內,僅需4個月,肝臟脂肪含量就能顯著減少23.7%,還能降低體重、改善身體代謝等。
“16+8飲食”是每天只在8小時內進食,其余16小時僅喝水或無熱量飲品。最推薦的是在9:00~17:00內進食。
此外,一定要按時吃飯。在饑餓狀態下,為了維持血糖的水平,機體會分解脂肪,導致血液中游離脂肪酸增高,大量脂肪酸進入肝臟,導致肝臟脂肪堆積。
絕對禁酒是鐵律,不要亂用藥和保健品
酒精進入人體后95%以上在肝內分解代謝,大量長期飲酒還可引起酒精肝,使脂肪肝加重。
此外,不建議個人亂用護肝保健品和藥品,建議遵醫囑。
監制丨王元
主編丨米莎
編輯丨張琪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