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9-18 06:51 來源:金羊網 閱讀量:15001
汽車起火,韶關干部鐘威兩次沖入火海,救出昏迷的駕駛員;隧道被淹,東莞八名熱心街坊下水“接力”,拉出被困司機;山洪突發,肇慶退役軍人羅振華父子逆流而上,救起被卷入洪水的男子……他們不是電影里自帶光環的超級英雄,卻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廣東人,好樣的!
“好樣的”的廣東人,從來不是少數的“孤勇者”。數據顯示,黨的二十大以來,廣東共依法依規確認見義勇為行為2000余例,約占全國7%;見義勇為人員3500余人,約占全國9%;其中因見義勇為犧牲人員41人、致傷致殘人員39人。全省各地見義勇為人員積極涌現、層出不窮,讓人們記住了一簇簇閃亮的凡人“微光”。
為什么廣東人總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我們看到,廣東做了三件很實在的事。
一是制度撐腰,讓英雄“破土而出”。近年來,廣東省委政法委牽頭統籌,推動21個地級以上市全部成立見義勇為基金會、全部成立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全省122個縣全部成立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有效構建起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工作鏈條。廣東還先后出臺多項辦法,明確申報、評定、表彰、獎勵、慰問等環節,第一時間發現平民英雄、捕捉“凡人微光”。這套“找英雄”的機制,確保每一份善舉都能被及時看見、被鄭重認可,激勵更多人在關鍵時刻勇敢站出來。
三是實惠保障,讓英雄“安心無憂”。英雄“流血流汗不流淚”,是廣東用真金白銀兌現的承諾。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共發放慰問、獎勵金額約2366萬元。近年來,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多部門在教育、就業、住房、醫療等方面出臺優撫政策,各類企業踴躍出資助力,各級見義勇為基金會做細做實獎勵慰問工作……一系列真招實招,切實消除了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推動形成崇尚、支持、敢于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尚。
這三件實在事,背后是一種溫暖的邏輯:當善行義舉被看見、被褒獎、被保障,才會有更多人愿意挺身而出。廣東人好樣的,不是因為他們天生比別人勇敢,而是因為在廣東,每一份善意都不會被遺忘,每一個“敢站出來”的平凡人,都能被穩穩托住。
這樣的廣東人,當然是“好樣的”;這樣的廣東,也總會涌現出“好樣的”廣東人。
文|李妹妍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