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9-18 04:42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4854
隨著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發生改變,我國高尿酸血癥發病率逐年升高。研究顯示,中國成年人高尿酸血癥達1.8億人。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傳統“三高”之后,高尿酸血癥已火速晉升為威脅健康的“第四高”。
鄭舒聰 孔寧
很多人認為,高尿酸血癥和“三高”一樣屬于老年病,實際并非如此。中國高尿酸及痛風趨勢白皮書顯示,18歲至35歲的年輕人已成高尿酸血癥“主力軍”。
高尿酸血癥與“三高”形成惡性循環
--> |
簡單說,尿酸是嘌呤代謝的一種產物。嘌呤主要由身體細胞分解生成,也有部分來自攝入食物中的嘌呤,在體內經代謝后變成尿酸,最終,大部分尿酸被腎臟排出體外。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產生和排出的尿酸處于平衡狀態,正常濃度的尿酸在人體內具有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但當平衡被打破,尿酸生成過多或排出太少,導致體內尿酸長期堆積過多超過臨界值,就會變成高尿酸血癥狀態。
通常我們把高尿酸血癥定義為“正常嘌呤飲食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gt;420umol/L”。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傳統所說的“三高”,以肥胖和“三高”為主要特征的多種代謝異常狀態稱為代謝綜合征,這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而高尿酸血癥不僅可能引發痛風性關節炎,還會潛移默化地傷害身體多個器官和系統。比如,尿酸結晶沉積在腎臟可能引發腎結石、慢性腎病、腎衰竭,高尿酸還會損傷血管內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梗、腦梗風險。因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疾病等多種嚴重并發癥密切相關,高尿酸血癥的嚴重性不亞于傳統的“三高”。
另外,大量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也提示高尿酸血癥與“三高”密切相關,互相促進。
研究表明,尿酸水平升高可促進脂肪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并抑制脂肪分解酶的活性,從而導致脂肪堆積。高尿酸血癥能激活炎癥因子的釋放,進一步加劇脂肪組織的慢性炎癥狀態。這種慢性炎癥反應不僅干擾正常的脂肪代謝,還促進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形成惡性循環。在一項十年隨訪研究中發現,無論種族、年齡,尿酸水平的升高與體重指數的顯著增加呈正相關。高尿酸血癥不僅是肥胖的伴隨現象,更在其發病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
高尿酸血癥還參與高血壓的發生發展。一方面,尿酸結晶可直接沉積于血管壁,損傷血管內皮,進而引起小動脈壁增厚和血管阻力增加。另一方面,高尿酸血癥還能通過激活血管緊張素系統,導致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臨床研究數據提示,高尿酸血癥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顯著高于尿酸正常者,且血尿酸水平與血壓呈獨立正相關。
高尿酸血癥還通過胰島素抵抗和氧化應激等途徑對糖代謝產生顯著影響,增加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反過來,“三高”對高尿酸血癥也有明顯影響。
高血糖狀態下胰島素抵抗和糖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可導致高胰島素血癥,后者通過抑制近端腎小管對尿酸的分泌,減少尿酸排泄,從而使血尿酸水平升高;高血糖狀態下可促進嘌呤核苷酸的從頭合成,進而增加尿酸生成。
長期高血壓可能導致腎臟動脈硬化,進而影響腎臟的尿酸排泄功能。既往臨床研究數據中,血壓正常者中僅16%患高尿酸血癥,而高血壓患者中高達38%合并高尿酸血癥。
總的來說,高尿酸血癥被稱為“第四高”,主要是因為它在現代人群中的發病率逐漸升高,與“三高”狼狽為奸,互相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飲食生活習慣變遷,年輕人迎來“第四高”
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常見原因就兩條。第一,嘌呤生成太多。攝入太多高嘌呤食物或身體細胞代謝過快(比如劇烈運動后)。第二,尿酸排出過少,比如熬夜、缺水及某些藥物影響腎臟排泄功能。
如果把過去幾十年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跟現在對比,會發現一個很大的變化:吃得更好,動得更少。高尿酸血癥的年輕化正是這些變化帶來的結果。
另外,年輕人青睞的碳酸飲料、奶茶、果汁等含糖飲料都含有高濃度的果糖,果糖會加速尿酸生成,減少尿酸的排泄,成為年輕人高尿酸血癥的“頭號隱形幫兇”。
熬夜打游戲、刷劇到凌晨是當下一些年輕人的娛樂方式,熬夜會擾亂代謝,導致腎臟排酸能力打折。
運動變少,代謝也跟著變慢,尿酸排得也慢,還會增加尿酸在體內的積累,就像一條河流不再流動,垃圾就會沉淀下來。另外,吃得多、動得少,還可能導致肥胖及后續一系列代謝問題,從而影響尿酸。
還有一些年輕人習慣渴了才喝水,水喝得太少,尿液濃縮,尿酸也排出困難。
肥胖也是高尿酸血癥的“搭檔”。肥胖者體內脂肪組織增多,尤其是內臟脂肪的積累,可導致嘌呤代謝的關鍵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強,從而使尿酸生成增多。肥胖狀態下,脂肪組織分泌的多種脂肪細胞因子,也可能影響腎臟尿酸排泄能力,導致血尿酸升高。肥胖還容易引發“三高”,同樣影響尿酸代謝。
總的來說,生活水平提高、工作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日夜顛倒的不規律作息,加上高嘌呤、高果糖的食物吃得多,喝酒多,運動少,肥胖增加,這些都導致高尿酸血癥的年輕人增多。
多吃“排酸幫手”,生活習慣“堿”回來
抓住這個“沉默刺客”的關鍵在于主動出擊,讓生活習慣“堿”回來。
首先,少吃或不吃“刺客菜單”,也就是內臟、濃湯、部分海鮮、啤酒、含糖飲料。適量吃紅肉。
其次,多吃“排酸幫手”,也就是新鮮蔬菜、低糖水果(櫻桃、草莓、藍莓等)、奶制品(尤其低脂、脫脂奶)、雞蛋,多喝水,每天超過2000毫升,白水、淡茶最好!
與此同時,還得動起來。每周保證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車等,這都有助于控制體重,改善代謝。但要避免突然劇烈運動,可能誘發痛風。告別“沙發土豆”,不久坐,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拒絕熬夜,每天保證7至8小時優質睡眠,平日學會減壓,找到適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戒煙限酒,吸煙有害全身,酒精尤其啤酒是尿酸大敵。
就算沒癥狀,年輕人也要定期查血尿酸,早發現,早干預。如果已確診,務必遵醫囑,該吃藥吃藥,定期復查,別擅自停藥。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