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9-05 02:04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2036
在全球范圍內,抗生素失效所帶來的感染性創面,成為醫學界面臨的重大難題。耐藥菌不僅難以清除,還會引發持續炎癥,嚴重阻礙組織修復,使患者長期忍受反復感染和難愈的痛苦。
針對這一挑戰,浙江省中醫院骨傷醫學中心教授、紹興市歐美同學會會長錢宇及其團隊開發了一種近紅外光控超小銅硒納米酶噴霧(CSNPs Spray),通過創新的“時空級聯調控”策略,實現了抗感染與促愈合的雙重突破。
近日,錢宇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介紹了這一感染性創面修復領域的原創性突破。
據了解,在感染初期,噴霧中的銅離子在近紅外光照射下能迅速升溫至約54℃,并產生自由基風暴,短短3分鐘即可滅殺超過99%的超級細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在愈合階段,團隊創新性揭示了銅離子的“生物解鎖”機制。混合價態銅離子能精準結合巨噬細胞內KEAP1蛋白的半胱氨酸殘基,改變蛋白構象,從而解除對抗氧化因子NRF2的抑制。NRF2得以進入細胞核,啟動再生程序,不僅讓炎癥因子水平降低約70%,還顯著促進血管新生和膠原生成。
換句話說,銅離子如同“修復密碼鑰匙”,為細胞打開了智能自愈開關。動物實驗表明,這一噴霧能使耐藥菌感染的創面在14天內達到95%的愈合率,而傳統治療僅為33%。同時,其噴霧劑型可均勻覆蓋不規則創面,安全性高,操作簡便。
“我們希望這種新型納米酶噴霧能為糖尿病足潰瘍、燒傷感染等頑固性創面提供全新的治療方案。”錢宇表示,“它不僅能快速殺滅超級細菌,還能同步激活組織修復,讓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這項研究為感染性創面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有望成為未來臨床抗感染與再生醫學領域的重要突破。
據悉,本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浙江省“尖兵領雁”項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資助。與此同時,浙江省“小而強”臨床創新團隊給予了有力支持,浙江省骨傷研究所也為研究順利開展提供重要平臺保障。
--> |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